惠妃不想养崽[清穿] - 第68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3章 惠妃
    康熙不得不承认, 为了表示对皇长子的看重而将随意入宫的腰牌给他,是个错误决定。
    谁能想到呢。
    他以为保清在宫外祸害得老四对他避之不及也就算了,他竟然还能更胜一筹, 祸害到宫里还未长成的弟弟身上来了。
    康熙反省自己。
    真的有必要给保成设置这么个磨刀石吗?
    真的不能将保清派得远远的几年不回来一次眼不见为净吗?
    他这几年越发好的养气功夫每回都在保清身上破功,保清真的不是来克他的吗?
    尤其是听完保清的解释后, 康熙更是气得瞪大了眼睛,“你教两个弟弟把这下三滥的功夫用在自己三弟身上?”
    他被气得在原地走来走去。
    十四阿哥觉得皇阿玛像是他出宫时无意见过的原地拉磨子的驴。
    不过这哄堂大孝的话他不敢说出来, 只是老老实实低头站在大哥右侧。
    寻常阿哥被康熙这么厉声训斥首先是反思自己, 保清是不一样的烟火, 他第一反应是为自己叫屈。
    并且重点相当新奇,“皇阿玛, 这些招式可都是儿臣从战场上磨练出来的, 您怎么能将儿臣的心血说成下三滥的功夫。”
    康熙心里升腾的火气突然被冷水一浇, 开始反思。
    明知道只会气着自己,他又为什么要和保清理论这些东西?
    “你明天就出发去办差,”康熙面无表情道,“还有你们两个小的, 把《礼记》抄十遍给朕过目。”
    大的已经掰不回来了,两个小的应该还能救。
    -
    那场反思似乎让康熙掌握了了不得的东西。
    保清刚在黄河待了两个月准备回京, 还没收拾行囊就又收到了圣旨——康熙让他率领八旗兵丁协助修永定河堤。
    河务一直都是朝中要事, 关系到百姓民生,耽误不得。
    这一待就待到了年关。
    远香近臭, 许久不在身前康熙又念起了大儿子的好,特地下旨在年关前将人宣回了京城。
    保清一路风尘仆仆, 回府后连水都来不及喝一口,只是换了身衣裳便又要进宫向康熙述职。
    巧的是,明珠和索额图也在。
    保清离京这几个月, 明珠可谓是食不下咽,夜不安寝。
    他都做好准备工作了,目前所有阿哥中只有大阿哥是郡王,又是皇长子,军功卓越,地位尊贵,被称为大千岁不算过分。
    可是奈何主人公不在京城,这称呼流传不开,更别提和太子并驱了。
    精心算计一场却到头来成为空谈,只能看着索额图这个死对头大力发展,耀武扬威,明珠心里别提有多憋屈了。
    保清心态一向很好,行过礼又非常友好地同两位老臣打招呼:“索相和明珠大人也在啊,你们用膳了吗?”
    在外待了几个月,保清最常用的寒暄开头就是吃了吗,这是去哪儿以及天气不错。
    这习惯也带回来了。
    康熙在保清开口的瞬间就放下了对大儿子的思念,只剩下公事公办,“保清,说一说永定河的情况。”
    提及正事,保清严肃起来,仔仔细细将永定河的情况说了一遍,并在临走前顺便从乾清宫顺了两个橘子。
    想着进了宫又临近午膳,保清原本打算去东华门的脚步一拐,背道向延禧宫去了。
    -
    云筠最近喜欢上了打叶子牌。
    延禧宫的妃嫔也足够,她,良嫔,纳喇贵人,还有从答应升了一级的袁常在,正好凑成一桌。
    每人手边都放着大小不一的金银裸子,灵芝和茯苓则是一左一右站在云筠身后。
    保清刚踏入中堂便瞧见茯苓在打手势。
    他难得情商上线了一会儿,只当自己没看见,免得扰了额娘兴致,坐在一旁将从乾清宫顺的橘子剥了吃了。
    这一局打完,袁答应手边的裸子最多,云筠次之,最倒霉的是纳喇贵人,手边一颗都不剩,还倒欠她们几颗。
    “不打了,不打了,”纳喇贵人伸手将叶子牌打乱,起身做出要走的样子,“每次都是我输得最多,这一天天的,月例银子全砸进去,冬天只能叫宫女跟着我喝西北风了。”
    到她这个年纪也不再指望什么皇上恩宠,只靠着主位娘娘和内务府过日子了。
    云筠对延禧宫的人都大方。
    保清出宫后有了自己的差事,银子也不缺,隔三差五便给她送些孝敬,吃的玩的穿的样样不缺,有些质量比不上内务府特供,但胜在新奇。
    八阿哥也同样往延禧宫送东西,她和良嫔都有,再加上本来就有的月例,用不完,根本用不完。
    只有纳喇贵人和袁常在,甚至可以说袁常在就是她们这里最贫穷的。
    纳喇贵人入宫早,这么些年下来积蓄不少,袁常在受宠了那么一两个月就被康熙抛到脑后,位分也是她们中间最低的,月例少,只够简单吃饱。
    不过她打叶子牌技术的确不错。
    “哪能让你喝西北风,”云筠伸手拉住纳喇贵人的衣袖,将手边这堆裸子划了一半给她,含笑道,“说好了赢的算你们的,输的算本宫的,总不好让你们出力又出钱。”
    “哎呦,这一半比刚开始拿上桌的还多呢,”纳喇贵人本就是佯装,直接顺着云筠的力道又坐了下来,喜笑颜开,“嫔妾今儿又受到娘娘接济了,感谢娘娘恩德。”
    说着,有模有样地行了个礼。
    一番唱念具作,逗得其她人乐不可支。
    保清孤零零地坐在一旁,从旁边的果盘里摸了一个橘子继续剥着吃。
    云筠也没有忘记自己难得回来的好大儿,给这次牌局画下句号,“快要到除夕了,大家也过个喜庆年,本宫备了些云锦皮料和玉石摆件,你们拿去分一分,高兴高兴。”
    三位妃嫔感谢了一番,又说了好些吉祥话,这才结伴跟着宫女去了耳房挑选新春贺礼。
    叫了名宫女进来收拾牌局,云筠这才腾出眼睛来打量自己将近半年未见的好大儿,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怎么黑得像木炭似的,你皇阿玛是把你派去烧炭了?”
    又瞧见他手旁那碟子里高高堆起的橘子,顿了顿,“少吃点,吃多了脸变黄,更丑。”
    保清几乎每年都要听到额娘说他变黑变丑的言论,习惯了。
    不就说了额娘一次她黑了的话吗,额娘怎么穷追不舍的。
    保清拍了拍手上的白色橘子脉络,心里吐槽了一番额娘小心眼,毫不在意道:“儿臣跟着上河堤绘图,整日整日晒着自然就黑了不少,再说,儿臣这不是丑,是健康。”
    云筠敷衍道:“是是,健康。”
    又教育他:“你一回来就往宫里跑什么,弘昱那孩子会说话都多久了,你不在,连声阿玛都没叫过。”
    弘昱便是保清去年四月得的嫡子,今年满周岁的时候康熙给赐了大名,如今已经一岁零八个月,大福晋偶尔请安时会带上。
    第64章 惠妃
    保清这次蹭饭没有成功, 在午膳前被自家额娘赶回了郡王府。
    知道额娘是好心让他和小家多聚聚,保清也没怎么不满,自个儿溜达到东华门, 骑马回府了。
    大街上已经有了过年的气氛,叫喊卖灯笼对联的一条街上就有好几个摊子, 保清也不着急,偶尔瞧见别致的还会买下, 回到郡王府时他身上已经揣了好些小玩意儿。
    大福晋以为他会被额娘留在延禧宫用膳, 此时见到他有些惊讶, 但也没有表露出来,只是亲自为他解开披风, 温声细语道:“午膳已经备好了, 先用膳吧。”
    过年讲究的就是一个团团圆圆。
    因着大格格昨日就念叨着羊肉锅子, 因此今儿的午膳是在正房明间用的,中央的黄花梨木圆桌够大,正好能摆下要入锅子的各种配菜和料碟。
    就连弘昱都被放在特制的椅子上,面前摆了一只青花瓷的小碗。
    保清用膳速度快, 是在外练出来的,不过照顾福晋和三个小的, 保清吃饱后继续慢慢悠悠地涮羊肉片儿填缝, 直到瞧见她们都用得差不多了才放下筷子。
    用过茶水漱口,保清提起各家年礼一事:“八弟那里加厚两成, 至于太子,给他送些庄子上产的瓜果蔬菜, 别的算了。”
    出宫开府那会儿皇阿玛赐了他两个皇庄,再加上这几年底下人的孝敬,保清庄子的产出供府里吃用没什么问题。
    有一个庄子种了不少柿子树, 正好给太子送几筐去。
    年礼的单子大福晋已经拟好了,让人去小书房拿过来对照着,“八弟开府时间不长,以往送的都是些实用的布料,金银宝石珊瑚做的坠角还有时兴的金银首饰,今年加一对象牙的折扇,上等苏绣插屏,再加些粉彩闲彩瓷器和琉璃碗碟茶具如何?”
    大福晋掌管郡王府中馈,对库房里有什么东西了如指掌,不过片刻便想好了要添加的东西。
    保清点头。
    自家福晋一向妥帖,与各府往来面面俱到,从未有过差错。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