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太子卷又忙,皇子们全重生了 - 第167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搜出的证据一连整理了两天两夜,当数十页名单呈列在齐帝眼前,有商贾、有流氓、有豪绅世族,有皇族勋贵,还有他的朝廷重臣……
    齐帝难得沉默了。
    他举目四望。
    太尉、御史、司农卿……所有能站在齐帝面前的官员,纷纷怯于对视。
    因为他们、他们的亲眷也在其中。
    若要依法治罪,恐怕要杀的朝堂震颤,天下叫反。
    最好的办法,竟然是杀几个鸡警告一下猴然后沉默。
    甚至这些证据,都不能公之于众。
    尹守知记录的手停滞。
    刘湖的笔锋在震颤,他对未来升起迷茫。
    甘明台颇有廉颇老矣的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无力。
    第187章 接了
    齐帝胸口不断起伏,太尉忽然出列,他跪下祈求
    “陛下!请陛下为江山国祚就此停止在苏州之内吧!”
    将苏州官员杀了,换一批已经是天大的案子了,也足矣警告其他人,扬陛下威严。
    廷尉也站出来,跪下:“请陛下为江山国祚,就此停止在苏州之内!”
    群臣跪下:“请陛下为江山国祚就此停止在苏州之内!”
    齐帝冷笑两声:“如果朕,非要查呢!”
    “杨家、周家、李家、司马家!”
    “朕若没记错,江南官员全出自这几门吧?”
    “难道朕一个也动不得?!”
    “这天下是他们的天下!还是朕的天下!”
    齐帝的目光刺来:“太子舍朗!你说!”
    刘湖心里一慌,这才发现,整个房间里只有大皇子、太子、尹守知和自己没有跪下祈求了。
    实在是太离谱了……
    这几日发生的一切打破了刘湖对朝堂圣地的认知。
    做官难道不是为了百姓吗?
    做官难道不是为了大齐吗?
    做官难道不是为了做一个清官忠臣吗?
    文人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
    难道做官不是为了追求不朽吗?
    他要说什么?他只是七品舍朗。
    “陛下……罪证之下是无数为之屈辱、痛苦、枉死的百姓,若置之不理,公道何在,天理何在?”
    太尉回头问他:“太子舍朗有何高见?”
    “让陛下杀空江南吗?!若是出现兵变,你可担得起责!若是世家反扑,你可担得起责!若是江南官府瘫痪,民间动乱,你可担得起责!”
    “周家现在的家主,已有八十岁高龄,是与太祖一起长大的奶兄弟!你要杀他儿子、孙子、曾孙,置陛下于何地!”
    “杨家世代为将,杨忠献是大齐唯一的异姓王,只有一子为戍边大将军,三代单传,如今儿媳王氏刚刚有孕,你要将王氏的亲弟弟、亲哥哥、亲爹杀了,你怎么杀?!”
    “还有其他的,你要老夫一一列举吗?!”
    太尉膝行几步,高呼:“陛下!法外有情,杀不得啊!”
    刘湖颤颤欲跪,是啊,如何杀?
    可所有根源就是在他们,若不杀根儿,只砍枝桠,有什么用?
    刘湖沉默着弯下了腰,从牙缝里挤出一句
    “陛下三思……”
    齐帝拍案大笑,无人知晓帝王心。
    “起居郎,你说呢!”
    尹守知嘴唇蠕动,迷茫的看着尹太尉,他的爷爷。
    若真计较着处置,尹家的人会折进去一半……
    占田、受贿将化肥只卖给某个人以达成垄断获利的目的、利益交换的换官位之举,以及瞒报偷税……
    爷爷平日教导他,要以家族为重,先生教导他忠君忠国尽孝尽义。
    尹守知十年所学在他脑子里翻腾。
    他给予帝王的回应,只有拱手沉默。
    这个案子,没人能办清了它,哪怕是皇帝也不行。
    齐帝又是一阵怒笑。
    “安河王,你以为呢?”
    祁承友接不了,不是他不想接,他是没那个本事。
    就算他死了,也杀不了这么多人。
    让他们认罪伏法可不是带兵抄家来硬的就行的。
    一不小心会动乱,既要稳住人还要杀的人心服口服还要让罪主不闹事,还要善后杀空的问题,他从哪给他变出这么多人才去?
    干不了。
    “臣,无能。”
    好歹不是三思了。
    齐帝冷笑连连,忽然疲惫了。
    “既然如此……”
    太子几步站了出来。
    “陛下,臣请命。”
    齐帝表情忽的变了,他猛地站起来,伏在案上好生看着这个儿子。
    哪怕面对群臣让他三思的局面齐帝也只是生气,如今他的声音在颤抖
    “你再说一遍!”
    “别人都不敢接,不能接,不会接的案子,你敢?!!!”
    “你凭什么?!凭你是太子?!凭你才13岁?!凭你祁连山的虚名?!还是凭你交深言浅,你欺瞒朕?!!”
    齐帝吼的破了音,满脸涨红,唾沫横飞。
    他为什么这么气?
    当真以为他是个糊涂蛋不清楚太子的谋算?!
    他再傻也是个皇帝!
    他就不明白了,这吃力不讨好的事,别人都不要,他怎么就硬赶着!
    他还以为太子算计这算计那想干什么,他哪怕夺了龙椅都比这么没出息的强!
    他是太子做腻了他想找死啊!
    祁元祚料到他会生气。
    从出生,他第一次跪下:“父皇,儿臣请命。”
    “儿臣定会让父皇满意。”
    齐帝如鲠在喉。
    太尉眼珠一转:“陛下!臣以为,太子是最佳人选。”
    “此案交给太子,既能威慑又能服众,太子乃不二人选。”
    太子才13岁,他服个屁的众,尹太尉此举只是想让江南一帮老狐狸挫一挫太子锋芒,这样捅破天的案子,太子怎么办都讨不到好处的,五皇子已经长成……
    尹太尉不断计算着。
    齐帝不予理会,他只问
    “你当真想接?”
    祁元祚:“儿臣请命。”
    主动权即将到手,他怎可能会后退。
    齐帝吼道:“那你就接!”
    祁元祚:“是!”
    齐帝两眼一黑,咬破了舌头把血往肚子里咽,逆子!!!
    第188章 玉林书院
    齐帝被气的不见太子,祁元祚脸皮厚,他讨的主动权是对江南所有事物的处置权,如六年前祁连山赌约般大的权利。
    太子本就有代皇帝监国的权利,只是这个权利需要皇帝过渡,且看过渡多少。
    六年里齐帝对太子无有不应,众臣都看在眼里,齐帝一离开,祁元祚自发的走上齐帝的位置……的下一阶。
    祁元祚狂的有分寸,他暂时不想激化和齐帝的内部矛盾。
    “玉林学院学子冒籍一事需要彻查。”
    大齐有两种冒籍方式,一是这次的北方学子被南方士族收揽到江南,改籍贯为苏州人士,拜入玉林院。
    第二种,大齐南北举子实力不对等,为了平衡,北方乡试录取条件比南方宽松,有一部分南方学子会冒籍为北方人参加乡试考举人,考完了举人再改回去。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冒籍一事对不同内部门道的人来说很是难办,可若有内部人操作,也不难办。
    说来说去,还是官府有漏洞。
    之前大齐没有严抓此事,如今玉林院已成气候,再留着它肆意妄为收揽人才非祁元祚作风。
    “劳诸位大人拟一份旨。”
    “玉林院中凡有改籍者,罚金记过,三年内不许科考,官府不予分地。”
    “玉林院之外还有诸多冒籍士子,若纵容此事日后势必会导致朝堂成为一方人的一言堂,不利江山社稷,有劳诸位大人对此议出详细章程来,上呈陛下,由陛下决策。”
    “狱中崔刺史、崔郡守、都尉、以及牵涉江南贪污、受贿、买官、盗国库、垄断化肥、私收赋税等种种罪行中的官员尽快定罪,证据链务必完整。”
    “因为某些原因不能抓捕归案的,也请一一整理出来,孤明日留要。”
    “此案牵涉重大劳诸位大人辛苦。”
    众臣纷纷道:“岂敢岂敢。”
    祁元祚把所有事交代下去,等着下面的向他递交成果。
    齐帝撂挑子不干了,玉玺都送来了,摆明了你觉得行就行。
    这番动作看的尹太尉几人眼皮子直跳,太子才十三岁啊!再怎么稳重成熟也刚刚站上朝堂,这是做甩手掌柜的时候吗?!
    圣旨是尹太尉几人商量着拟得,先定了玉林院冒籍一事,通篇言论与祁元祚的意思大差不差。
    罚金记过、三年内不许科考,不予土地。
    御史大夫心有忧虑,上谏道
    “殿下,玉林院中有四百北方士子被人拉拢而来,臣查到他们原籍已被核销,老家的田宅皆贩卖,现在自身乃至亲人的吃穿住行都仰仗着背后人的资助。”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