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荒田回过去 - 带着荒田回过去 第367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家以前也是由他来写的。
    “房老师,怎么了?”
    房国平笑呵呵的放下了手里的笔,对着他笑道:“来,写两幅。”
    杨小乐琢磨了一下,确实好久没有练毛笔字,手有些痒痒了。
    笑着应了一声:“哎,好,我写两幅,剩下的还得房老师您来啊!”
    旁边房国平的媳妇孙倩,正在那里和面,看到这个场景,笑道:“小乐,老房那天看到你字,没事就念叨你,听说你以前在学校考试都是第一,他说了,等开学以后你报名的时候,把你弄到他班里去。”
    杨小乐来到桌子前,刚要提笔,听到这话愣了一下。
    其实他不太想去房国平的班级。
    大院里有好几个都是他班里的学生。
    不算他自己家的丫头。
    板儿爷家的李海棠、王大爷家的二孙子王学武,拉煤师父家的老二赵解放,以及田寡妇家的小枣,都在他这个班级。
    毕竟年级就三个班。
    反正他感觉和班主任在一个大院里,总感觉有些不自在。
    以后万一翘班不上课,这回来告状就方便了。
    不过想想他也没说什么,在一起就在一起吧。
    总不能说,我不想去吧!
    房萌萌则是在旁边好奇的看着。
    杨小乐将红纸摆好,看着旁边的墨水瓶子,这玩意比墨块成本要低多了,对联而已。
    摆放好以后,问道:“房老师,随便写吗?”
    房国平笑着点了点头:“随便写好了。你应该写过吧?”
    农村更舍不得买现成的对联,都是找人写,杨小乐这水平在农村那边肯定写过。
    说完,对着他笑道:“你先润润笔,一会我再给你准备点东西,你帮我写点其他东西。萌萌,你去把我那块徽墨拿来,研点墨。”
    房萌萌闻言嬉笑道:“爸,你怎么舍得用那个啊?平时可是舍不得我用的啊?”
    一边说,一边向着里屋走了过去。
    房国平闻言笑道:“给你用,那是浪费了。”
    随后转头说道:“愣着干嘛?写啊?”
    杨小乐没明白什么意思。
    不过没多问,一会就知道了。
    提笔蘸了点墨汁,就开始在那里写了起来。
    写对联,自然没有太多的花里胡哨,反反复复就那么些带着美好寓意的对联而已。
    他自然也不会去创新。
    提笔行云流水的八分楷书的行楷跃然纸上。
    上联:日出江花红胜火,下联:春来江水绿如蓝,横批:鸟语花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房国平看着纸上的对联,念叨了一句,轻轻颔首。
    随后抬起头问道:“小乐,其实今天叫你过来,问你个事情的。”
    一边说,一边将写好的对联放在了旁边。
    东西放好以后,在他的疑惑中说道:“我有一位师长,现在是文协的一会副会长,你有没有兴趣去看看?如果被他看中的话收位学生,将来前途不可限量。他的学生遍布大江南北……”
    在他看来杨小乐才多大的年龄,就有这么深的造诣了。
    而且是在农村缺少笔墨的情况下。
    他从小就练习毛笔字,在一众同龄人不说是佼佼者,至少不会太差。
    四十左右的年龄,才有的水平,杨小乐这么年轻就能有这样的造诣,这是何等的天赋啊!
    杨小乐听到这话,尴尬的笑了笑。
    “房老师,这个……还是算了吧?”
    别人不知道情况,他自己还不清楚吗?
    说没天赋吧,那是不可能的。
    当年老院长教自己毛笔字,一部分是为了磨砺自己跳脱的性子,另一部分也不是没有是块好苗子的因素。
    这时候的文协,全称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
    其实就是作协的全称。
    这时候的文协,可不是后世那种挂羊头卖肉什么样的人都能参加的。
    其中不乏赫赫有名的茅盾、老舍、巴金这些赫赫有名的人物在里面,可以说里面的几十个人,各个都是大拿级别的。
    他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
    几年以后,如果还是毫无存进,那到时候丢人的就是他自己了。
    而且他对这个也没有太大的兴趣。
    随后又提笔写着几张对联和福字。
    房国平听到他的话,在那里琢磨着,随后笑道:“不考虑一下吗?要不和你爸妈商量一下吧?这个对你将来是有好处的。”
    杨小乐笑呵呵的收笔,拿起了一副对联笑道:“房老师,这对联我就拿走了哈!一会我把钱给您拿来。”
    材料费还是要自己给的。
    说完,笑呵呵的离开了。
    “爸,磨好了!!咦,小乐怎么走了啊?”
    房萌萌研磨好墨汁,从里面房间走了出来。
    看到杨小乐刚刚离开,一阵的奇怪。
    房国平摇了摇头:“可惜了!”
    随后对着房萌萌笑道:“行了,你不是老说我不给你用吗?自己去练吧!”
    说完,继续写对联。
    房萌萌眨巴了一下眼睛,轻哦了一声。
    杨小乐回来以后,喜子已经将煮豆浆的锅端在一边放凉了,正盯着锅里看。
    看着他过来,喜子好奇的问道:“哥,这个真的能做豆腐吗?”
    “嗯,能做,煮了多久?”
    豆浆不煮熟,可是能吃死人的。
    “刚刚端下来呢!”
    杨小乐闻言点了点头,看了一下,上面还没有形成油膜,应该是刚刚弄出来的。
    现在还是上午,几个人上班没回来。
    只有大姐和两个小家伙在。
    “喝不喝豆浆?”
    杨小乐看着大姐正在那里忙活,就对着几个人问了一下。
    “要!”
    豆浆在城里不稀罕,外面早餐店就能买到,但是农村喝不到多少。
    大姐自然是笑着应了下来。
    “嗯,弄点糖,我一会给你们冲点,剩下的做豆腐。”
    听到这话,大姐去弄了一个大号的搪瓷缸,加一点糖,然后放在了一边。
    杨小乐见状在里面加了满满一缸豆浆。
    随后几人开始喝着浓厚的豆浆。
    别说带糖的豆浆了,光白开水加糖,都能喝的有滋有味。
    杨小乐喝了一口,将搪瓷缸给了几个人,就开始照看他的豆腐了。
    等了一会,温度稍微下来一些,拿筷子将上面的一层油膜挑出来,挂在了门口的边上。
    随后拿了一个干净盆子的盆子,用纱布把豆渣给过滤了一遍。
    剩下的就开始点卤水。
    有了之前的试验,用多少量,在什么温度点,他心里已经大概知道了。
    当盆里出现大量的絮状豆花,将东西给放进了赵大爷做的木头磨具,里面铺了一层纱布。
    装好以后盖上木头盖子,压上准备好的石头。
    只见磨具开始快速的出水,滴落在底下的大木盆里。
    做这玩意知道原理,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有技术含量。
    就是有一点,废锅,又废盆。
    好在有个勤快的大姐在后面跟着洗刷刷,不然的话,光盆子都不够他折腾的。
    不过好在是有效果了。
    二十分钟以后,一份热腾腾的豆腐就直接成型了。
    大姐摸了一下木头盒子里的豆腐,一脸的惊奇:“小乐,你这都是跟谁学的啊?豆腐你都会做?”
    说完,掰了一点点放进了嘴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