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荒田回过去 - 带着荒田回过去 第886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小乐看着小麦,摇了摇头:“我能跟她说什么啊!”
    得了,不管了,等到时候,他再看情况去安排,早知道就不让他们这么聪明了。
    脑壳疼。
    因为有些事情是他控制不了的,想要家里人不生病,那就就得喝井水。
    智商发育,那也是同步的。
    大姐狐疑了一下,也就没有多问了。
    ……
    翌日清晨,杨小乐正常到学校去上课了。
    “哎,昨天咱们去玩,城里可是热闹了啊!昨儿怎么就没去清大附中呢!”
    冯爱军看着他笑着说了一句。
    杨小乐将书包放下,一阵的奇怪:“怎么了?附中发生什么事情了?”
    “嗨,还能有什么事情啊!清大附中的白学生和红学生在他们学校闹起来了,开了个大辩论会,热闹的很。”
    听到冯爱军的话,杨小乐点了点头。
    所谓的白学生,自然是有钱人,知识分子、以及民国旧吏的孩子们。
    这也是私底下大家的叫法。
    和四中、六中的逆来顺受不一样,清大附中的那些知识分子的孩子们可不怕,直接和大院子弟们大辩论了起来。
    随后看了一眼他,没好气的说道:“一天到晚都是这事情,就没其他的事情了嘛?”
    今天这个学校出事情,明天那个学校出事情,总的来说,就那么回事情。
    听的都烦了。
    冯爱军想了一下,最后说道:“对了,青年团的人跟四中的学了,写信给上面,希望有工作组的人能进驻咱们学校,调查和解决学校领导的路线方针问题……”
    杨小乐翻了翻白眼,不还是这事情嘛!
    不过随后他也没有在意了。
    一段时期一段事情,大跑步,全民“生炉子”,其实情况都是差不多的。
    四中的事情虽然上报纸了,但是事情还没结束,暂时没办法平息这些学生的怒火。
    工作组还没有撤离呢!
    估计没个半年,这事情不会结束。
    今天难得的学校没有去上早操。
    而是用早操的时间来开会了。
    这天校长一行领导,站在红旗台上,铿锵有力的说道:“当年,农村的形式有些不容乐观,为了响应号召,八中将组成“社教”小组,下农村去进行社会主义教育。……”
    杨小乐在底下听着,脑子有些转不过来了。
    这是什么操作?
    全市的各大高校,甚至中专几乎都组织人参与了。
    但是高中好像还没听说呢!
    不过大会的内容他也是明白过来了。
    会后,回到班级里,班级第一节数学课,韩靖轩有些疲惫的走进了教室。
    稍微整理了一下思绪,就开始对着班级里的人说道:“今天开会的内容大家应该都稍微了解了吧?下面,我们需要抽调一部分人,参与到下乡的‘社教’活动中去,有没有同学报名的?”
    这话一出,底下的人都是议论纷纷。
    大学生去农村参加“社教”,那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大学生。
    他们毕竟是高中生,虽然现在很多事情闹的挺欢的,但是他们最终是要考大学的。
    要是去了农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要知道,去年有试点的学校下乡,到现在还没回来呢!
    于是就有人问出了担心。
    韩靖轩见状,说道:“我们学校会分批下去,和贫下中农同吃、同睡,同吃,为期二十天的时间。所以,大家自己考虑一下。”
    “我参加!”
    余文彬见状,直接站了起来。
    “那我也参加……”
    有好几个人都响应了。
    杨小乐则是在那里琢磨着,安静的看着。
    “我也参加!”
    突然,旁边的冯爱军也突然报名参加了。
    杨小乐将目光看向了对方,“你去凑热闹干嘛?不是说分批了嘛!你再等等呗,等过段时间再去。咱们一起。”
    既然很多人都要去了,他自然也要去看看热闹。
    冯爱军见状一阵的纠结;“这个……我还真的得第一批过去呢!”
    说完,看着杨小乐疑惑的表情,他纠结道:“有些话我不能说,反正这次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你也去吧,你是贫农家庭,还是咱们第一个青年团呢!去吧!”
    杨小乐听完以后,在那里沉吟着。
    肯定有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情发生,或者说,是他接触不到的层次。
    “去吧,听我的!没错的。”
    冯爱军又劝说了一下。
    这让杨小乐更加的皱眉了。
    难道有什么特殊的事情?
    好像没什么吧!
    毕竟那件事情没到时间,而“社教”活动还没结束。
    冯爱军看着好奇的他,嘀咕道:“你忘记,上次日报发的那篇文章了嘛?”
    “文章?什么意思?要说就说,弄的神神叨叨的。”
    杨小乐有些不耐烦的对着他说道。
    看着他的表情,冯爱军笑了笑,随后说道:“日报之前发表了文章 《积极地培养和大胆地提拔新生力量》,这个还记得吗?”
    “记得啊?怎么了?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吗?这不是大学生有关吗?”
    杨小乐疑惑了一下,这个日报是因为解放以后,接二连三有“老人”去世,担心出现断层,才提出来的。
    文章称,培养一个在正治上和业务能力上都比较成熟的、具有丰富经验的“同志”,是需要一个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的。
    因此,必须及早动手。
    所以在全国二十万大学生里挑选合适的人来培养,这些人都得是家庭红,觉悟高的谠员,以后一般都是去县里和公社主政。
    只是这个和大学生有关,高中有什么关系?
    冯爱军四下看了看,随后嘀咕道:“我说了你别跟别人说啊!”
    随后神秘的嘀咕道:“这是针对大学生的,据说明年要开‘青训班’,是针对高三的学生。”
    听到这话,杨小乐稍微想了想,随后反应过来了。
    眨巴了一下眼睛,在他的耳朵边低声说出来了三个字:“接班人?”
    冯爱军闻言愣了一下,问道:“你是听谁说的?”
    按道理,杨小乐家里没有人能达到这个级别啊?
    看着冯爱军惊讶的表情,杨小乐知道自己猜对了。
    随后摇了摇头:“反正啊,我劝你,还是先别着急过去,最好是第二批。”
    他所说的事情,也只是前世在网上看到的一点凤毛麟角。
    自然是各级班子的接班人了。
    冯爱军一阵的好奇:“为什么?”
    听到这话,杨小乐摇摇头,没有再说了。
    因为压根就没第二批。
    第二批还没招生,就碰到了大时代的到来。
    随着韩靖轩这边统计的工作结束。
    他在那里继续开口说道:“好了,杨小乐同学,一会统计一下人员的名单。”
    杨小乐自然是点了点头。
    韩靖轩见状,随后说道:“学校组建‘社教’思想宣传,需要排练话剧《三世仇》表演,花有容,你这边看看能不能找到人员,如果不会的话,就去看看其他班级,看能不能学习一下。是五四青年节上表演,还有一些时间。”
    花有容正安静的听着。
    突然听到老师喊她,赶忙答应了下来。
    “好的!”
    可是,话剧?
    怎么排练?
    舞剧吗?
    陆敏琪离开以后,花有容这个团圆加上成绩第二的人,就成了班级里的文艺委员。
    因为她会跳舞啊!
    学习又好,自然由她来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