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荒田回过去 - 带着荒田回过去 第1034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谢老四也赶忙开口了:“你们别添乱了,让老许过去。”
    看着对方拿着一根棍子,在附近试探了一下,这才过去。
    随后丢下手里的马鞭。
    赵卫兵见状接过马鞭,拽着就慌乱的向着上面爬去。
    老头看着瘦弱,但是下盘很稳当。
    身体往后倾斜,让赵卫兵顺着马鞭爬了上来。
    “呼~”
    赵卫兵上来以后,躺在雪地里,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刚刚他是真的吓了一跳。
    而此时来自沪市的一个青年笑道:“我们上海宁是没看过这么大的雪的喽!”
    人被救了,大家也轻松了不少。
    有人开始调笑了起来。
    主要还是之前赵卫兵说话,让几个人不舒服。
    这话让赵卫兵十分的没面子,一骨碌就翻了起来:“小黄埔,你说什么呢?你丫的再说一遍试试。”
    对方看到赵卫兵的样子,也是没说话了。
    嘴里在那里嘀嘀咕咕的。
    “行了!都给我老实点!”
    谢老四看到这一幕,板着脸喝道!
    随后嘀咕道:“行了,赶快赶路,这要是路上下大雪,大家都等着被雪埋了吧!”
    这些人要是出事情,那事情就大了。
    说完,带头回到了马车这边。
    “行了,有什么好吵的,赶快走吧!”
    刘锦莲过来替他拍了拍身上的雪,催促了一下。
    有台阶下,赵卫兵也没再说什么。
    跟着队伍出发了。
    有了之前的教训,这些对这美丽的风景下隐藏的风险也算是有所认识。
    一时间老实了很多。
    都跟着马车后面的印子出发。
    走在路上,杨小乐想到小妹的事情,来到了谢老四的身边。
    “谢队长!”
    对方闻言扭头看了一下:“怎么了?”
    “哦,是这样的,您知道农二师14团距离这里远不远,怎么过去?”
    “这里是边境地区,你问这个干嘛?这事情不要随便问。”
    对方板着脸说道。
    杨小乐见状直接说道:“这样的,我妹妹就在农二师14团,我想到时候有机会的话去看看她!这个您可以查的。”
    听到这话对方脸色这才缓下来。
    说道:“我只知道大概的位置,具体的你得问问许大爷,有时候他会送粮去那边!”
    杨小乐闻言一阵的高兴。
    “哎,好,那我去问问许大爷!谢谢了啊!”
    掏出一包烟出来给拉车的几个人散了一根。
    打个招呼便离开了原地,重新回来。
    掏出一支烟出来递给了老头。
    “许大爷,您抽根烟!”
    对方抬头看了他一眼,还是接过了烟。
    不过手上戴着厚厚的手套,也没抽,放在了耳朵的帽子上。
    杨小乐见状这才将刚刚的话又问了一遍。
    对方闻言这才算是第二次开口:“等回去再说!保存点体力。”
    随后就没有再说话了。
    听到这话,杨小乐也就没再说什么。
    一路前行,走了一个多小时,人就受不了了,纷纷上车。
    歇一会再走路。
    腿都走麻了,因为这路上是真的太冻脚了。
    到了下午三点左右,才算是来到坐落在半山腰的村子。
    随着他们的到来,寂静的村子开始热闹了起来。
    第455章 分配
    谢老四看着这些学生们,在那里嘀咕着:“都小心点啊,路滑,别摔倒了。”
    路上的积雪会打湿鞋子,但是基本上不会摔倒。
    但是村里就不一样了,虽然走得少,但还是会有人走路,把路踩踏实了。
    此时不少的人都出来看热闹。
    “支书。这就是大城市来的知青啊!哎呀妈呀,这一个两个长的……”
    思绪间。
    人群里一个穿着花棉袄,头包着花围巾的妇女,对着谢老四笑问着。
    引来了围观乡亲们的哄笑。
    谢老四点了点头:“嗯,刚刚接来的,过几天还有人要过来!”
    人群里老人比较少,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和孩子。
    一行知青看着这些人也是一阵的好奇。
    因为这里将是他们扎根一辈子的地方。
    “吃的准备了没?这些孩子估计饿坏了。”
    七八个小时走在路上,光靠着早上的一点稀饭,中午两个馒头,怎么可能够吃。
    “早准备好了!”
    不少人在那里吆喝着。
    谢老四嗯了一声,带着几个人向着一个土石混合的大院走了过去。
    进了大院,墙上贴着反*,以及备战备荒的标语。
    此时大院里的人都围了过来。
    众人被带到了一间放农具的杂物间。
    进来以后,众人暖和了许多。
    谢老四看着众人这才说道:“本来呢!咱们大队要给你们开一个欢迎会的,这不是下大雪吗?耽误了,他们也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来。而且现在也很晚了。就不弄了。”
    口粮呢!会先从大队这边每个人领一个月的,油也是一样的啊!
    因为后面还会有很多你们这样的知识青年要过来,咱们大队的粮食有限,所以没办法和社员一样秋收以后直接把一年的粮食给你们。
    不过放心,明年秋收前,你们的粮食一粒也不会少你们的。”
    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还有啊!你们来生产队是为消灭“三大差别”,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可是很苦的啊,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啊!”
    这话自然有人接。
    就听到其中一人说道:“大队长,您放心好了,我们来这里,就是为了滚一身泥巴,练一颗红心。”
    自然是赵卫兵。
    “嗯,这位知青同志就很有觉悟。”
    谢老四平静的赞许了一下,随后说道:“好了,长话短说啊!
    你们这一批知青是第一批,也不是最后一批,后面还会有很多的知青会过来。
    你们这批人,暂时分在第一生产小队。
    当然了,大队部就在第一生产小队。
    因为我们这边街接到通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给你们盖知青点了。只能把咱们大队北面存放工具地方腾给你们。
    不过里面的火炕和灶台都是新弄出来的,还没干透。
    所以你们要暂时住在老乡家里两天,等干透了,就会通知你们过去。
    一会让乡亲们把你们带回去。
    明天早上领口粮,。
    不过啊!
    这知青点还是要盖的,现在农闲的时间,大家休息几天,给家里写写信,报个平安,等过几天上山砍树,到时候给你们盖知青点,当然了,队上的人也会给你们帮忙的。”
    看了一下众人问道:“有没有问题?”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