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 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第105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是他一个在草原出生长大的人竟连骑马的资格都拿不下来,岂不是太丢脸?
    聂从冉和甘朗也想骑马。
    他们倒是无所谓什么丢脸不丢脸的,主要是新奇加上威风。
    他们做百姓的时候,骑马得是泼天的贵人才能做的事。
    甘朗就不停地念叨, 我前阵子去看了, 公马和母马已配了种,又生了小马驹呢。
    聂从冉回:“要真正骑上马, 还得等几个月。”
    徐绰摇摇头,“没办法, 中原实在是不适合养马, 最适合养马的西北草场被西平占据了太久,就连胡人占据的草原都比不上那块地方。”
    甘郎和聂从冉从前都是大字不识的百姓,如今识了字, 开了些眼界,也只知道中原之事,对于西平南诏这两国的了解接近于零。
    于是甘郎就问,“这西平是个怎样的国家?你原来在草原的时候可有听闻一些?”
    徐绰想了想,“是听贵族说过一些,西平是游牧加农耕两种存活方式,因为马多的原因,骑兵很强,胡人都不敢轻易招惹他们。”
    尹笙吃完了饭,在一旁默默插了句话,“这次寒潮让西平与南诏也元气大伤,否则如今大宸乱成这样,他们早就乘虚而入了。”
    甘郎切了一声:“这西平虽骑兵强,但是咱们也不弱。更何况如今有各种武器在手,倒也不怕。”
    甘郎几人吃完饭,正好去换巡逻的轮值。
    交接班时需交接现场情况。
    上一班的部曲队员小声道:“那红袖章也太拼了,抓的那叫一个严啊,遇到态度不好的就往咱们巡逻这报,咱们只能配合抓人,也不知道谁给出的法子。”
    甘郎:“抓人和他们的工钱挂钩,能不严吗?”
    李塘期初做红袖章的时候还不习惯,他家虽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但从前也是衣食无忧。更是没做过这等抛头露面的事情。
    但兄长却接受的很快,兄长语重心长地劝他们。
    先在这个地方活下去,才能回去见到家人。
    于是他们在胳膊旁套上了红袖章,两眼一睁就开始干。
    期初这文明卫生州城刚出时,不少人随地大小便习惯了,想着大不了去找个没人的地方偷偷的。
    李塘和李曦就专抓这种人。
    尤其是他们一听要游街,整张脸的表情最为精彩。
    也有小郎君被阿父连累着游街的,听说那孩子哭了整整三日。
    李塘上个月抓的人算多,拿到工钱后,他留了一部分存了起来。另一部分则用来吃饭。
    幸好州衙给他们安排了住处,不然再加上租房子的费用,这笔钱就没剩多少了。
    习惯了这种生活以后,七个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心。
    毕竟他们在被送过来之前,都是好不容易在天灾人祸中幸存的普通人,面对皇权,无论对错,普通人根本没有一丝反抗的机会。
    但是他们发现在这里好向不一样。
    这里的百姓不怕官,不怕吏。见到官不用下跪。
    不管州衙做什么,一定都有人先问一句愿不愿意。
    李塘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若是他在安平县主治下,一定不会和兄长发生这样的事情。
    就如同陵州百姓所说的,安平县主会保护她的每一个子民。
    所以,他总是觉得有人在暗处观望他,是不是可以像部曲或者州衙寻求帮助?
    这样的感觉已经有好几日了,李塘每感觉到有一股视线时,起初他是转过头,但没有人。
    第二次他上下左右前后地看。
    还是没有人!
    李塘忽然想起吃饭时,那些寒门子弟所说的都市传说。
    他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盯着他的到底是人还是鬼?如果是鬼的话,那很可怕了。
    但如果是人。那更可怕了啊!
    齐良十分无语地看着郭自。“差不多行了啊你,都盯这小子多少天了。再盯下去人家就要报部曲队了。”
    郭自面无表情,“那日阿寒夸了他好看,还说喜欢。我这个做兄长的不得替她把关?”
    齐良无奈扶额,“我寻思郭寒那话就随口一说吧,就跟她说喜欢街边的小狗一个意思。”
    郭自根本听不进去,“这些天看下来,这小子除了脸以外,人品还将就。”
    齐良继续劝:“再盯下去人家没毛病都要被你吓出毛病。”
    郭自这才作罢。
    但是李塘已经被吓的有些疑神疑鬼了啊,他起初听说那什么都市传说的时候还未当真,如今他不由得信了几分。
    于是李塘试探性地询问李曦,“阿兄,你说我们不是熙河路的人,遇到了麻烦,那州衙会管我们吗?”
    在李曦的询问下,李塘这才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李塘这下去哪还有刚来熙河路的戾气,“不会真的有鬼吧,这是州衙应该也管不了啊。”
    李曦分析,“此事我也颇有耳闻,这安平县主似乎是不信鬼神之说的,不管怎么样先去州衙上报吧,我们虽不是熙河路的百姓,但是有暂住证的。”
    于是乎二人来到州衙求助。
    果真如李曦说的,他们有暂住证,有正当身份,又在熙河路有工作,州衙不可能不管。
    梁年也是这个时候才发觉,这个都市传说的传播程度比她和林肆想的都深远许多。
    甚至经过一传十,十传百,已经衍变成有人见过实物,说是一披着头发的黑发女郎,看不见脸。
    林肆敲了敲都市传说始作俑者本人的头。
    “如今外头已经在传你披着头发看不见脸了。”
    封凌委屈的捂着头,“我当真什么也没做,我不就是轻功好了些。我那是想帮他们呢。”
    封凌甚至兴致勃勃地问,“我此次前来没有别的事,就是想问问那踹掉渣夫能不能一月多写一些,就那么一点,怎么够看?”
    林肆慢条斯理地回,“书画娘子前几日来找过我,说下个月想多写一些。”
    蠢萌哈士奇得到了想要的答案,欢欢喜喜地找莫静连去了。
    只留下林肆和梁年商议。
    林肆无奈地叹了口气,“不如就趁着这个时机慢慢将鬼神之说科普禁止也好,免得百姓一不小心就沉迷于迷信。着了骗子的道。”
    第98章
    黎县与陵州的长途牛车站修了好一段时间, 如今总算是正式通车。
    一日一趟来回,用的足足两头牛拉车,车棚也修的大, 一辆车能坐十好几个人。
    如今前需要来往黎县和陵州的百姓很多, 一日一趟车的需求量也堪堪够用。
    这车的时间表就贴在车站门口,显眼的很,进门就能看见。
    陈穗先是起了个大早, 在黎县的车站售票处买了票。
    卖票的是一个很语气很和善的女郎, 在票上盖了个红戳以后就将票递给了林穗。
    林穗捏着手里的票,好奇地看了看。上头标着座位号3。
    这张票价格三十文,陈穗有学生证, 还能优惠,只付了24文, 比租马车出行不知道要便宜多少倍。
    黎县车站说是车站,其实和现代的车站大相径庭,一个小小的购票窗口,不算大的候车厅。便是这个车站的主要构成。
    甚至候车厅的椅子都只有两排。
    距离发车检票还有一些时间,陈穗便坐在候车厅休息。
    有人比她来的还早, 因此候车厅已坐了三四个人, 看年岁应当不是小学堂的学生,但又背着黎县特有的斜挎包, 想来是中学堂的学生。
    陈穗也背着斜挎包,这斜挎包用来装东西非常方便, 若是挂上一些好看的挂饰, 也很搭配衣服。
    陈穗当初来黎县读书时,内心忐忑又激动。
    十三岁的少女内心总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在里面,她觉得自己那么聪明, 又被县主赏识,就算超龄也破格去小学堂。
    那她在小学堂总该是最厉害的那个吧。
    结果事实是,有些孩子们并不比陈穗差到哪里去。
    黎县部分百姓对自家的孩子也很有培养的意识。
    第一届中学堂毕业的学生如今个个都有好归宿好工作,这些就是现成的例子。
    所以有那么一些百姓提倡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再穷也不能穷教育。
    陈穗从斜挎包里翻出一个饼来,她肚子有些饿了,在车上吃又怕有人接受不了。
    这是她走之前徐蓓给的。
    当日陈家全家来黎县报名之时,多亏了徐蓓的帮助,因此陈穗来黎县读书以后,没少往徐蓓那儿去。
    陈穗吃着吃着,旁边那背了挎包的郎君就悄悄地挪了两个位置。
    “这位娘子在中学堂未见过啊,是小学堂的学生吗?”
    陈穗点了点头。
    丁水商人社交属性发动,二人交谈片刻,一旁的售票员大喊:“上车了检票了!”
    丁水这才起身,礼貌道:“以后咱们有事在黎县也有个照应。”
    陈穗刚好吃完饼,拍拍手上了这辆宽阔的牛车,并且按票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坐好。
    忽而听到一阵令人熟悉的声音,“等下票别收啊,我回去要报销的。”
    陈穗眨了眨眼,看着面前叼着狗尾巴草的少男。
    郭自没想到能在这碰到陈穗。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