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 大明话事人 第454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行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
    申时行唤了仆役,进来将茶盅碎片打扫干净。
    又问道:“你为何说许国性情急躁,意气用事,度量不足?”
    林泰来回答:“他自己都能把自己气晕,再说从许国对我的态度就能看出来。
    虽然世人传言说许国是被首辅你逼迫点了我为会元,但若换成有大智慧之人,必定借师生之名头反过来笼络我,以师生伦理道德压力我。
    反观许国作为,却对我冷淡之极,或许他连自己心里那关都过不去。
    以此观之,岂不是性情急躁,意气用事,度量不足?”
    申时行继续问:“那王锡爵又何如?”
    林泰来答道:“第一,看他对王衡科举之事,前年被我赶出府学后,还有机会当年入国子监。
    然后想法子从国子监获取名额,参加今年的会试。
    但王锡爵偏要装模作样的避嫌,直到最近才让儿子入国子监,最后还不是想要通过国子监参加三年后的会试?
    第二,王锡爵当初如何对待李植、羊可立、江东之三人的?
    是这三人大力向天子举荐王锡爵,但王锡爵回朝入阁后,却总想假装自己是靠众望所归入阁,与那三人划清了界限。
    然后王锡爵恶了与那三人友善的顾宪成等清流势力,同时也没从首辅您这里得到好处。
    在政治上,这不就是自毁吗?所以我说他好名又要脸,还总想以小聪明做大局,但手法又不高明。”
    申首辅心里的震动已经快压不住了,他用最后的镇静问道:“王家屏?”
    林泰来答道:“听说当初殿试之前的廷议上,礼部沈鲤提议加试八股文,王家屏居然主动支持沈鲤?
    也许王家屏确实欣赏清流言官的做派,倾向于支持他们的做法。
    也许王家屏想拉拢清流言官势力,来加强他在内阁的份量。
    但是他忘了一点,陛下最反感的就是内阁与吏部、科道结合!上一个这么做的是张居正!
    所以我说王家屏不明天时,逆天而行,纵然博得声誉又有何用?”
    申时行沉默良久,表面上脸色平静,但心内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踏马的是一个二十二岁年轻人能做出的分析吗?
    他现在算是明白,为什么林泰来这区区从六品菜鸟也敢看不上另外三个阁老了。
    这跟级别无关,就是一种纯境界上的碾压。
    申首辅深深吸了几口气,强行忍住了好奇心,没有询问林泰来怎么看待自己。
    他害怕听完之后,自己这修炼几十年的道心直接破碎。
    林泰来看了看窗外,又行礼道:“天色不早了,在下告辞。
    关于被其他阁老阻挠之事,前辈要是觉得难办,那就别办了。
    我自己去办就行了,老前辈明天听好消息就是。”
    申时行还有点恍惚,都没注意林泰来说什么,只下意识的挥了挥手算是作别。
    申用懋替父亲送走了林泰来,回来看到父亲还在失神,忍不住询问道:
    “林九元到底与父亲说了些什么,何至于此?”
    申首辅回过神后,答道:“真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也!”
    申用懋:“……”
    父亲你说的到底是谁啊,连个主语都没有,不可能是林泰来吧?
    (本章完)
    ------------
    第四百三十七章 吏部组团白虎堂
    虽然理论上长安左右门里面这段才能叫御街,但是从长安左右门延伸出来的这一段路,大家习惯上还是一起叫御街了。
    长安左门外面这段御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一样的,当街第一家设着宗人府,专管皇族事务。
    宗人府旁边就是吏部,官员任满后来此选官,通常要夹着尾巴当一段时间的孙子。
    候选官员可以选择站在大门外,等待选官消息放出,或者多花一文钱走进前院。
    如果愿意多花十几文则可以走进大堂,和办事书吏闲聊。
    只有最硬的人,才能踱进大堂后面的那些房间里,要茶要水,慢慢的坐喝。
    林翰林是今天唯一很硬但还在前院的人。
    他身材高大雄壮,坐在大堂前的台阶上,翘着二郎腿。关键是还不停抖着腿,让一些人看到后心里很膈应。
    他左腿支起了飞扬跋扈,右腿抖出了桀骜不驯,左拳握着骄横,右掌托着霸道。
    前院大门这里,有很多从外地回京选官的人,看到坐在大堂门外的巨汉,无不惊诧莫名。
    这是哪来的好汉,竟敢在吏部摆出如此嚣张讨打的姿势。
    虽然这些外地官都不认识林翰林,但大家都知道,在吏部办事一定要谨言慎行,连书吏都不能轻慢。
    所以也没人驱赶堵住了大堂的巨汉,默默的站在阶下,等着大汉主动让开地方。
    过了一会儿,这巨汉忽然站了起来,大踏步迎着一个来上班的吏部主事走过去。
    “是吏部的蒋主事?”林翰林带着家丁堵住了这位官员和他的仆役,开口问道。
    吏部考功司主事蒋时馨惊愕的停住了脚步,没想到在威震官场的吏部衙署会被人堵住。
    他认出对面是新科状元林修撰后,脸上略有不自然,勉勉强强的拱手为礼。
    但林翰林就这么盯着蒋主事,一动不动。
    蒋主事的左右仆役忍不住指责道:“阁下太失礼了!”
    林翰林冷冷的说:“你们在路边看到死尸,会对死尸行礼么?”
    看着对方一群大汉,蒋时馨有点慌:“阁下是何意?”
    林翰林问道:“从《邯郸记》里断章取义,恶意截取一段小曲然后广为散布的人,就是你吧?”
    “我没有,别胡说!”蒋主事想也不想的否认了。
    林翰林不想听这些废话,伸出手戳着蒋主事喝道:“请你跟我走一遭翰林院状元厅!真相如何,本翰林自会查明!”
    翰林院?状元厅?在周围偷偷观察这边动静的外地官员们甚为迷惑。
    这么高大上的地名,在这个场景和语境下蹦出来,画风是不是有点不对?
    你说个锦衣卫镇抚司出来,似乎还更合理些。
    还有“本翰林”这个自称,难道朝廷偷偷设置了武翰林还没有公布?
    “不去!”作为天下第一部,又是考功司这样要害部门的官员,蒋主事有自己的骄傲。
    林翰林冷笑着说:“去不去由不得你,最好配合我,否则休怪我下狠手了。”
    在京城各衙署大门都驻守着官军,还有锦衣卫官校负责监视情况。
    蒋主事往值守门口的官校那边靠了靠,大声的说:“你竟敢在官校面前威胁本官!”
    林泰来扬起一巴掌就扇了过去,蒋主事反应算是快了,下意识躲了躲,结果这巴掌就扇到了天灵盖边上。
    啪的一声过后!蒋主事只觉得头昏眼花,脑子里嗡嗡嗡的的乱响。
    于是正在吏部排队办事的一群官员就看到,那位吏部蒋主事被六品巨汉提着,朝着御街走去。
    而蒋主事的两個仆役还想反抗,结果被一群大汉拳打脚踢后,也从地上拖走了。
    巨汉经过吏部大门口时,还对着门房里的锦衣卫官校招了招手,喊道:“官校!出来洗地啦!”
    来办事的外地官员忍不住对书吏问道:“此乃何人也?”
    书吏眼皮也不抬的答道:“新科状元林九元也!”
    外地官员们纷纷恍然大悟,难怪这巨汉嘴里又是“翰林院”又是“状元厅”。
    数年没来京师,不想今日翰林院之武德如此充沛。
    但是这样公开抓走一个吏部主事,难道这位林翰林就不怕王法吗?
    就算是锦衣卫抓捕官员,还需要诏旨或者驾帖,这哥们比锦衣卫还光棍。
    就算靠山再硬,在这种事上也不可能黑白颠倒。随便挨一个弹劾,就吃不了兜着走啊!
    还有人疑惑的问道:“当值的官校就这么看着不管了?”
    那书吏便又补充道:“林九元在长安左门片区插旗不到十天,已经在几百步御街上打出了威名。”
    忽然有个来办事的官员冲了出来,对林翰林的背影大叫道:“林状元!我集齐了五福!”
    林泰来头也不回的挥了挥手,“过两天来翰林院领奖!”
    到了御街,折向东再走几步,就抵达临着御街的翰林院。
    进了翰林院中庭,再向西穿过游廊和讲读厅,就抵达了状元厅。
    朱国祚和唐文献这两位前科状元都在,默默的看着林姓同事抓了三个人进来,叹口气后询问:“是否需要我们回避?”
    林泰来摆了摆手说:“今天不用!我正要审问他们,你们可以做个见证!”
    两位前科状元对视一眼,这状元厅真要变成白虎堂了啊。
    还好状元厅在翰林院的最西边,西方庚辛金,主杀伐,神兽是白虎,所以状元厅称为白虎堂倒也符合学术考据。
    林翰林将蒋主事扔下,问道:“请回答!《不道状元难事》这首小曲,是你近期从《邯郸记》里恶意截取并散布的吗?
    我并没有得罪过伱,为何故意做这种事情讽刺我?”
    “林泰来!你胆敢私自拘押官员!等着被治罪吧!”蒋主事喝道。
    林翰林好整以暇的倒着茶水,“没有私自拘押,我只是请你来喝茶,你也是自愿过来的。”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