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 大明话事人 第679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天一直在反对林泰来的陆光祖真急眼了,苦苦谏道:
    「万万不可如此,叩请陛下收回旨意!不然这八人名声尽毁,还有什么脸面立于朝廷?
    还望陛下念在他们大都是多年苦劳的老臣,给他们存几分体面!」
    此刻林泰来又跳了出来,开口道:「陆光祖!到了这时候,你还不忘争权夺利,欲罢免吏部尚书王世贞乎?」
    王天官:「?」
    自己好不容易又重新低调了,怎么又被提到了?陆光祖在这垂死挣扎的苦谏,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林泰来继续说:「刚才你陆光祖认为,如果吏部提名的八人全部作废,吏部尚书就是重大失职。
    如今你不妨再说说,又该如何处罚失职的吏部尚书?是罢免吗?还是说,你想借此要挟什么?」
    陆光祖顿时被噎住了,刚才只是拿大帽子砸人,压制住王天官,并没想到要怎么落实啊。
    并不占据道德高地的情况下,又是当着皇帝的面,力保被提名八人同时又逼迫吏部尚书辞官,就会显得很霸道,必定招致皇帝极度反感。
    众人看到这里,终于可以确认,陆光祖再无回天之力。
    喷人不如林泰来嘴毒,卖惨不如林泰来矫情,扣帽子不如林泰来精准,搅浑水也不如林泰来能搅和,拿什么赢?
    陆光祖不禁失魂落魄,再也不说话了。
    他怀疑,如果继续争下去,连自己这左都御史也保不住了。
    他倒是不在乎官职,但是清流势力需要这个左都御史!
    工部尚书宋纁去世了,刑部尚书孙丕扬不是坚定派,有时未必靠谱,所以千百同道绝对不能失去自己这个左都御史!
    大家还以为要散场,却又听到万历皇帝对林泰来说:
    「朕现在思量,朝廷对你这功臣的赏赐确实偏少,应
    该补充。你还有什么想法,尽可与朕说来。」
    但凡在朝堂干过一年以上的,都能明白如果回答不好,这就将是一道送命题!
    如果说林泰来刚才利用皇帝对结党的疑虑,成功打击了一大片。
    那么现在对于大获全胜的林泰来,皇帝也产生些许新的疑虑了。
    这个问林泰来还想要什么赏赐的问题,可能就是试探。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
    常言里的伴君如伴虎,就是这么回事。
    在阁部大臣、司礼监诸太监的注视里,林泰来仿佛打蛇随棍上,奏道:「臣确实有两个想法!」
    万历皇帝呵呵一笑,「说来!」
    林泰来继续奏道:「第一,恳请陛下赐假探亲,暂时回乡孝敬父母。
    等臣用两个月时间组建通信司,到了十月份便可以南下,明年春季再回京。」
    万历皇帝反问道:「那岂不是冬至、元旦两大朝,你这本朝九元都不能朝参了?」
    林泰来:「……」
    如果陛下你能勤快到上朝,尤其还是这种一年当中最大的朝会,他林泰来就敢把腰间的象牙官牌吃下去!
    众人便听懂了,看来皇帝心情不错,居然还讲冷笑话。
    林泰来又道:「第二个想法,听说这午门五凤楼里供奉着一柄长矛,乃是昔年成祖皇帝用过之物。
    若陛下有意,不妨将成祖长矛赐予臣,若将来再出征时,以此鼓舞士气。」
    大臣们十分讶异,你林泰来怎么知道的?
    连他们这些老臣今天也是第一次听说,之前他们也没上过午门,更没登上过五凤楼。
    四号太监陈矩更是莫名其妙,你申首辅总是看自己作甚?难道还能是自己告知给林泰来的?
    万历皇帝同样诧异,询问左右太监:「楼里真有此矛?」
    万历皇帝宝座设在五凤楼前,召见大臣也是在楼前,并没有进楼。
    先前实地察看过楼里的掌印太监张诚答道:「楼上确实供奉着一柄长矛,传自成祖,据说是成祖征伐之时亲手所持。」
    身形胖大、腿脚不便的万历皇帝懒得进楼亲看,对张诚吩咐说:
    「自古云,宝剑赠英雄,长矛亦如是。你们去取下来,赏与林泰来吧,也是一段佳话!」
    这样名义上极其神圣,实际没多大用的赏赐,也算对得起七战七捷、先登破城的功臣了,天下人也说不出不是!
    「不可!」三阁老王家屏有点失态的脱口而出。
    林泰来本就有御赐甲胄,如果再得一柄御赐祖宗长矛,那在京师动起手来,还能有法有天吗?
    面对皇帝的视线,王家屏连忙奏道:「御前持器极为不妥!」
    万历皇帝大度的说:「不妨,拿了长矛就下去吧!」
    不多时,一号张诚和二号孙暹共同捧着一柄锈迹斑斑的铁矛,从楼里出来了,在远离皇帝宝座的地方站定。
    林泰来上前几步,行过礼后,郑重接过了浑身锈迹的铁矛。
    而后万历皇帝就说:「林泰来先下去吧!朕还要与阁部大臣说说这各地矿贼啸聚的事情!」
    卧槽!林泰来提着铁矛就往下跑!皇帝想开矿了,赶紧溜了溜了!
    历数万历朝的大坑,不只是国本之争,开矿和矿税也是其中一个,都是那种左右不讨好的大坑。
    想到这里,林泰来忽然觉得,王司徒这时候丁忧似乎也不完全是坏事。
    如果说国本之争是礼部的大坑,礼部尚书被迫冲在一线。
    那么矿税以及商税就是户部的大坑,户部尚书肯定要舆论裹挟反对皇帝直派矿监开
    矿征税。
    如果王司徒还继续当户部尚书,只怕距离踩坑也不远了。
    至于皇帝为什么这时候琢磨开矿搞钱,林泰来也是能明白的。
    说起皇宫财政,除了每年江南一百多万金花银,以及其他皇庄、草场收入,最简单省事的办法就是从太仓国库直接搬银子进内库。
    但太仓国库从前两年开始,银子就开始出现亏空,今年宁夏用兵,更是耗费了大几十万。
    所以皇帝就算想直接从国库搬银子,也没得搬了,可不得另想办法。
    林泰来一边想着国库问题,一边潜意识里要快速远离午门,免得又被叫上去讨论什么「矿贼啸聚」问题。
    所以林泰来下意识的一路小跑,从午门上一直跑出了左掖门。
    所以还在午门下面徘徊不去、等着吃瓜的朝臣们就远远看到,林泰来手持一柄通体带有暗红颜色、似乎血迹斑斑的长矛,从左掖门冲了出来。
    再联想起林泰来在京师街头的赫赫武功,还有曾在宫里大打出手的传闻,留在这里的一百多个大臣当场炸群,转身就往端门转移。
    难道林泰来这是从午门上面,一路杀了下来?午门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不见其他大臣下来?
    在午门这里值守的锦衣卫官校纷纷拔刀,连忙大叫道:「放下凶器!」
    大内禁兵也纷纷举起武器,高度戒备。
    林泰来愕然,随即举起长矛,高声道:「此乃成祖皇帝长矛,供奉于五凤楼,被陛下赏赐给了我!
    另外陛下还有旨意,先前被提名的八人出来!」
    停住了转移的人群又是一阵兵荒马乱,有个别人已经腿软的站立不住。
    林泰来手持御赐铁矛来宣旨,这是什么意思?奉旨报复,点到名的当场捅死吗?
    免费阅读。
    ------------
    第六百二十四章 纷乱的人事(求月票!)
    林泰来喊了一嗓子,一时间却没有人站出来「听旨」。
    这让手握铁矛的林泰来心里犯嘀咕,不就是提名作废么,有这么让人害怕吗?
    正当林泰来准备再喊一声时,终于有人从人群里走了出来,乃是鸿胪寺卿何以尚,跟海瑞一起坐过牢的老头,先前被提名为太仆寺卿候选人。
    不过何老头没看林泰来,却直直的盯着林泰来手里的铁矛,眼神似乎有点狂热。
    在午门这样地方被刺死,也算是能青史留名了吧?
    这种视死如归的气质,比锦衣卫官校和禁兵的刀枪都管用,林泰来被逼得不由自主的后退了几步。
    他害怕被碰瓷,要是这老头故意往矛尖上撞,那就有嘴也说不清了。
    于是林泰来也不闹了,直接大声说:「圣上有旨,先前关于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大理寺卿、太仆寺卿的提名,全部作废!」
    林泰来的声音回荡在百官人群里,引起了巨大的心理波动。
    所有人都难以理解,林泰来是怎么顶着内阁九卿,逆转出这个结果?
    大学士和尚书都御史们都是废物吗,就眼睁睁看着皇帝被林泰来游说?
    其实对大部分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原有提名作废,自己岂不又有机会了?
    但对石星、曾同亨、杨俊民、周采、齐世臣等人而言,就比较灾难了,说明他们在这次升官良机里彻底出局了。
    故而有些人看向了兵部左侍郎石星,如果最终是这样的结果,「首鼠两端」的石星可能是最惨的人。
    他身为嘉靖三十八年的老资格进士,本来距离尚书只有半步之遥,但现在只怕这辈子都没机会再上一层楼了。
    直面林泰来的何老头虽然也被提名为太仆寺卿,但他并不是很在意升这半品,很清醒的问道:「圣上为何有这样的旨意?」
    林泰来对着午门拱了拱手,答道:「庙谟高远,为人臣者岂敢妄加揣测?」
    何老头又问:「是你向圣上进言的?」
    林泰来点了点头,坦然回答说:「我确实向圣上进言,这波被提名的人都是女干党,并告老还乡。
    但圣上英明天睿,并不采信女干党之说,只是赏赐了我假期和成祖之矛。」
    何老头同样在这波提名里,听到「女干党」两字,顿时眼前发黑,气息不畅,身形摇摇欲坠。
    自己不干净了!你们这些权臣搞政治斗争,好端端的想起自己干什么,临到老时挨了个女干党嫌疑!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